圖文搜尋引擎

全新未上漆的木造圍牆.JPG

歷經風霜後的原木

剛釘好的原木圍籬 使用數年後的原木
弧度造型,有上漆 與房屋搭配的色彩
上緣圓弧造型的矮牆 與房屋搭配的顏色

      木造圍牆在材質方面除了可以選擇不同的木材之外,常見有以下兩種變化:

啾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在某家設計公司網站上看到對於空間計畫提出的幾個原則,如:浴室和隱私空間(臥房、書房)要接近,餐廳和廚房距離要小、餐廳和客廳空間最好開放......等等。

      我想發表的「空間整合」,基本上跟前述的空間計畫相似。不同的是,我多考慮了一些工作細節,以及整體設計所營造的心理感受,如:家庭垃圾回收與處理程序、花園和室內空間的呼應等。在空間整合的概念中,主要考慮到的有下列幾點:

  1. 家務工作進行的便捷
  2. 合理的動線設計
  3. 足夠的活動與彈性利用空間
  4. 舒適宜人的氣氛與視覺感受

      在未來的文章裡,我希望以個案分析的方式來探討,分享一些自己見過、設想過的問題,搭配設計圖、照片或虛擬立體圖一起看個過癮!

啾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都市開發與人口成長,台灣寸土寸金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新蓋的公寓房間也越縮越小。雖說透過精明的室內設計可以在視覺上做出放大效果,或有效利用垂直空間,但是,基本的坪數不夠,生活起來仍不免會礙手礙腳。看房時一定要先問清楚各個隔間的大小,考慮是否能配合自己的需求才決定購買。

      以下我們就來看看基本單、雙人房的尺寸最小的長、寬。(在我們開始之前,先特別限定以下的房間尺寸是設定給傳統單、雙人床,且不與書房合併;也就是說如果您考慮做和室型臥房,或是與書房結合的多功能臥室,就必須根據以下標準做變化才行。)

啾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許多曾經到歐美國家旅遊過的人,回到台灣常常自嘆我國無論別墅、透天或公寓設計都不如西方國家的美觀。在台灣,許多住宅一旦超過五年、十年,房屋外部就開始留下水痕,尤其是鐵窗生鏽下方產生雨水和鐵銹一同流下的難看痕跡,走在街上,整排的舊房子有礙觀瞻。反觀房屋設計較良好的國家,四、五十年的老房子能兼顧美觀與實用的卻不占少數,看著漂亮的房子甚至還令人覺得心曠神怡。

      台灣人不會蓋好房子嗎?不是的。在我看來,關鍵在於建築設計或改裝時是否對長期管理有全方面的考量與計畫,若能在計畫期間對材質的選擇與建築的形貌有細心的考量,在實用與美觀之間取得平衡點,甚至兩者兼顧都不是不可能的任務。

      然而,直接把一棟美國房子種在台灣土地上並不能解決問題。台灣平均單位住宅面積狹小,非社區式的街道規劃影響保安與噪音問題,還有其他文化、氣候上的差異,都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住宅的設計。這就是我所稱的「住宅設計本土化」:融合外國住宅設計優點與台灣生活型態來設計適合台灣人的住宅空間。

      除了房屋外觀,房子內部如果住起來不方便或不舒適,都不能算是好房子。雜貨的儲藏與取用、垃圾分類機制、採光與日常生活的配合、便利的洗衣空間......等等,在位置和大小上設計是否得當,都對最終的居住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差別。好的住宅設計不緊最基本的採光需得當,整體的空間也必須適當整合。若居家動線設計良好,家務和起居則可事半功倍。

      身為台灣人的我,在紐澳以及香港、澳門生活數年的經驗,加上今年修完了來自英國的室內設計學程,對房屋的設計產生非常濃厚的興趣,常常反思台灣住宅如何可以達到美觀、實用又耐用的水準。雖然我不是建築師,無法提供專業建築諮詢,但我非常希望能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評價寫下來跟大家分享。在未來的文章裡,除了文字資料之外,也計畫透過房屋平面設計圖以及照片等媒體,分享與討論如何改善住宅條件,將理想的設計運用在台灣住宅中,包括公寓、別墅和連棟透天等不同型態的住宅。歡迎各界人士參考或加入討論!

啾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