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要介紹的是我剛來到布里斯本時,跟老公一起住在他姊姊的三房高腳木屋。
昆士蘭特有高腳木屋
高腳屋是昆士蘭傳統建築的特色之一,其最大優點在於無需整地,藉由調整地板下方腳柱高度(上圖房屋下方灰色是垂直木條修飾,遮住有點醜的腳柱),即可在任何高低不平的地面上蓋出一間房子。另一個優點是中空的房屋下層,有助於良好的通風,適合炎熱的氣候。
典型高腳屋的「腳」是長像這樣的:
然而受到現代人對室內面積的要求升高,許多這種高腳屋的下方被加上外牆,一一改造成儲藏空間,失去了原本設計通風的原意。另一個無法保持初衷的原因,是因為這種屋齡房子的木地板直接架設於一樓的框架上,木板之間的空隙直通屋子下方的空間,這樣一來對現代空調的使用造成事倍功半,因此很多這樣的老房子地板會鋪滿地毯或地墊,擋住因地板空隙而流失的冷氣。
這棟房子的平面圖如下。詳細格局與戶外花園的介紹可以參考原文 [別墅]3房1廳花園住宅。
老木屋的現代化
從上面的圖片可以看出,房屋後面廁所是加蓋的,猜測是這棟房子初建(約一九五零年代)時,室內廁所設備技術上不完整,日後才依著房子加蓋了廁所。
然而,僅有廁所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對住宅舒適、方便的標準了。我在原PO曾經提出改建建議,是針對格局而言。這一篇中,我想從改善窗著眼,配合房屋坐向加強房屋恆溫的舒適度。
坐向決定門窗
北:由平面圖可清楚看到,這棟房子的後院是北邊,位於南半球的關係,這邊在坐向扮演的角色就相當於台灣的南邊。因此,最好大多數的窗戶都要在光線好、氣候佳的這邊最好。目前這一面的窗戶比例已經足夠。
南:朝南的這邊就要跟北面相反,屬於背光面,不要開太多「洞」,以利冬季屋內的保溫。客廳的窗戶要縮小,或是使用氣密窗來加強(頂級的氣密窗仍然比不上牆面的保溫喔!)。南邊(台灣則是北邊)開窗的目的是要加強空氣對流,還有採光,只要這兩個都達成了,就不要把窗戶在牆面占的面積做不必要的擴大。
東:東側是第二好的面向。這個房子的主臥室可以在東面加開一個和南面差不多大小的窗戶,加強採光和通風。搭配適合的窗簾以阻擋朝陽直射,並加強隱私。
西:住在這棟房子一年來,可以深深體會到西邊這兩個房間在夏天午後的烘烤程度。我會把西牆的窗戶全部封閉,改成接近天花板的氣窗,使得下午的西曬無法直接射入房內。另一個選項是保留窗戶,在這一側搭上車棚(外面剛好是車道),即可遮住直曬的夕陽。